歡迎來到西安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!
奶奶的言傳身教
灞橋區關工委辦公室主任 栗啟璋
我家在白鹿原上一個偏遠貧困的村子里,奶奶在村里是很有威信的。如果能為她寫一部傳記的話,會是厚厚的一本書。要是她還在世的話,就有120多歲了。她一輩子剛強干練、樂善好施,當時在原上十里八鄉是有名的賢惠人。她對我家有著再造之功,她從16歲出嫁跨進我栗家的門檻,沒過上一天安生日子。當育有一女三子(有一子夭折)之后,本來就是緊緊巴巴的日子,誰知,老天竟然降下無情劍,我爺爺身患了不治之癥,因無錢治療竟撒手而去,生活更是雪上加霜,全部生活重擔壓在一個只有25歲的年輕女人身上。在黑暗的舊社會,她是個一字不識且瘦小的小腳女人,能把幾個孩子拉扯大,又把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庭能苦苦支撐起來,在村里又沒有落下任何言三語四的流言浪語,經受的艱難困苦生活煎熬和心理折磨的壓力實在是讓人難以想像的。她在長期艱難生活中養成了樂觀大度的習慣,用她的話說“天下就沒有過不去的坎。你不干,天王老子也幫不了你?!?
艱辛的生活迫使奶奶想方設法學習掌握勞動技能。女工的紡線織布、洗染縫剪都在行,就是農活的犁地撒種、收割碾打、揚場晾曬樣樣能干 ,一年四季從不閑著一天。她常說:“世間的活兒沒有學不會的,只有不想學的?!碑斘业母篙吥茏允称淞r,一到農閑時間,總要托附熟人找各種活兒干 ,從不彈嫌苦活累活。她講述過解放前在西安城里給富人當傭人時,主人家為試她的人品,有意在地上丟一些錢物(這在當時確實能為家庭解決不少生活問題),當她在掃地發現后,及時就給人家說明叫響,立即交給人家。久而久之,就落了個“眼大心實”實誠人的好評。為人當傭人,要起雞啼熬半夜,灑掃庭除、燒鍋做飯,洗洗涮涮,一天連軸轉。寒冬臘月,她腳凍爛了,想法治;手凍脹了,自己縫個袖筒護,不在人前叫一聲苦,硬把苦楚深深壓在心底,逢人總是笑意。她有樸素的想法“吃得苦中苦,才能感到甜?!彼谏钪泻苁呛啒?,經常把大孩子的衣裳改剪給小孩穿,一家人的吃喝都很節約,她常講“穿衣吃飯量家當。不笑補丁,卻笑腌臜。平日省一口,一年省一斗?!?
奶奶在生活中養成了一副好心腸。如果門前有討飯的,硬愿自己少吃,都要有飯給飯,有饃給饃。她口前一句話“誰有辦法能不顧臉皮來乞討!”村里不管誰家的紅白喜事,她都要幫忙到底。村里誰家有了家長里短的矛盾,總是叫她說合了事。誰家大人小孩有傷涼冒風、咳嗽感冒,由于缺醫少藥,她卻根據病情,或找穴位掐擠,或讓蓋厚被子出汗,或讓喝蔥白姜湯,緩解他人痛苦。她能剃頭,常在家里燒熱水,為左鄰右舍的男人小孩洗好頭剃干凈。用她的話說:“再好的親戚一兩輩,再壞的鄉黨萬萬年?!?
新中國成立后,我家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,奶奶帶領一家人蓋起了三間瓦房,買了一頭牛。到了六七十年代,盡管國家經濟還有一定困難,但全家人對奶奶敬重有加,總想使她安享老年,幸福愉快。常賞把給她的吃貨讓給孫子們吃。不讓她干體力活兒,她還是一如既往,早起打掃院落,洗衣喂雞,爭著干事。她用自己的親身感受說:“勞動的人累不死,享受的人壽不長?!?
我在家里是長子長孫,最受奶奶的疼愛,受她的影響最深,得到的教益很大。她對我們子孫要求十分嚴格,從吃飯穿衣到學習都抓得很緊。她說“小樹不擴剪不成材,孩子不管會變壞?!蔽疑谛轮袊?,長在紅旗下,由于受國家大局的影響,經受了不少考驗:長身體時遇到三年自然災害,求學時又遇“文化革命”,十六七歲又是“上山下鄉”。奶奶總是在我耳旁講那過去的事情,激勵進步。我努力學習農活兒的技能,用力干事。當時的大隊黨支部加強對我的培養,不僅安排擔任了生產隊和大隊會計,還兼任大隊團總支書記,1970年3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此后被選派到學校任教,又擔任公社團委委員、校團總支書記兼少先隊大隊輔導員。教學過程中,我堅持教學相長,學習老同志的經驗,認真備好、教好每一節課,受到師生家長的好評。然后被調到中學任教 。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,經過考試,我取得了陜西師范大學中文本科文憑。又被調到灞橋區委宣傳部工作直到退休。如果說我有一點兒進步的話,主要是黨和國家培育的結果,當然也有奶奶言傳身教的許多影響。
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,我們開展“弘揚好家教好家風”活動,就在于傳承中華5000多年的優秀傳統文化,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調動一切積極因素,組成浩浩蕩蕩的建設大軍,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為實現“兩個一百年”目標任務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前行。讓我們行動起來,為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??圩?,為他們健康成長老有所為,發揮余熱。